星期日, 3月 30, 2008
厄運退散~
這張照片是我去年到日本玩的時候拍的,這些人在做些什麼呢?你帶該猜不到,在日本還有一個山谷讓人家丟碟子的,這個地方就是可以讓人家都丟碟子驅散厄運的地方。
最近很多事也不是太順利,但是總覺得一直抱怨環境或是什麼的,總是很空虛,也不見得有些什麼用,但是真的要做些什麼,有綁手綁腳的,不自在得很,搞不好只是因為我比較龜毛導致的。
圖中的伯伯丟的很賣力,一家人買了超多的碟子來丟,不過好像只有爸爸丟的最遠,可能厄運最多的樣子.....
出去完都可以遇到這些有趣的事,因為當初本來是要忽略這個部份(這是一個地藏庵的樣子),不過還好有過去,碰巧有這麼一家人在丟碟子,才能夠看到這麼有趣的畫面。
下面的山谷真的很不賴,看的讓人心曠神怡,也難怪丟丟盤子可以覺得厄運已經走了,人生也不過就是這麼回事不是嗎?
感覺似乎是很久的事,但是那一趟京都的旅程不過是去年底的事,還真是光陰似箭呢。
星期五, 3月 28, 2008
HTC Shift 大拆解
是的,我把他拆了,雖然說這一台有點貴,不過苦主不是我,我受人之託,忠人之事的把他大卸八塊,也跟大家分享一下過程中的經驗。
其實這一台機器不會很難拆,但是要拆的不破壞原廠的保固有點困難,所以大家看看就好,要真的拆開也沒有太多可以變更的東西(有啦,那個滑軌有可以改進的空間,弄好之後手感好多了),RAM跟其他東西沒辦法簡單的改變,下面慢慢看就會知道為什麼。
漂亮的照片網路上很多,我不多貼了,直接進入重點,背面所有的螺絲拆開之後,會發現幾個疑點,上方的卡榫超緊,中央還有固定點,經過分析,認為應該是鍵盤下方還有鎖點,但是鍵盤取不下來,必須要先把電池下方的貼紙撕掉,在電池接點的旁邊施力,鍵盤就會跳出來了。
要特別注意的是檢盤的排線要先卸下來,不然會取不下來。拿下來之後就會看到螺絲,卸下之後背版就可以打開。
鍵盤的厚度不大,但是手感不賴。
鍵盤是OKI出品的。
這是打開之後的樣子,右邊是1.8吋的硬碟,下面就是電話的模組(就是一個WM平台),左邊是一個標準的X86平台,中央的就是風扇。
右邊的部份可以看到硬碟的型號,風扇外面那一圈就是排線,也就是說硬碟的排線是圓形的轉彎....夠噱頭。
經過圓行的排線接到X86的機板上面,要換成ssd的難度並不高,把右邊的硬碟換掉就好,因為排線街硬碟端是標準的,空間也很夠。
來兩張硬碟模組特寫,圓形的排線真的滿有意思的,讓我想起了早期VAIO電腦內部。
接下來把重點放到左邊的X86平台上,上面的殼是散熱用的,螺絲拆一下就可以打開。黑色膠布下面的是主機板電池。
揭開神秘的面紗了,主要的晶片跟記憶體都在蓋子下面。那張BIOS貼紙下面沒有東西,只是一張貼紙.....
記憶體的近照,有興趣的朋友就看一下。
這是記憶體的插槽,並非一般的RAM所以想要自己加記憶體的話,應該是沒希望了,只能用那少少的1GB跑VISTA....
這是記憶體的另一面,插槽pin腳密密麻麻的。
把風扇拔掉之後就可以把機板拆下來,很小張,lay的也很不錯,感覺相當不賴。
這是另外一面,都用屏蔽遮住了,因為要打開這些屏蔽很麻煩,而且我還想把他原封不動的裝回去,所以這個我就不下手拆了。下方有兩排線街頭,一個是鍵盤的,另一個是接到螢幕的。
上方也有兩組接點,左上角跟中央偏左上接到外殼上面類似天線的東西。
左邊的插座則是用來跟WM機板接合的地方。
這是螢幕排線,壓在剛剛的機板上面的,裝卸的時候要很小心,因為不好裝。
回到右邊WM機板,硬碟跟風扇取下之後就可以看到機板,跟一般的手機機板很像,所有的晶片都有很完整的遮蔽,左邊拉了一個大大的天線。
拆下來的時候要小心右下角的部份,用膠帶粘著的是接麥克風的地方要小心出力,不然接回去就便聾子了。
剛剛圓形的接觸地方就是壓在這個麥克風上面,所以裝上去的時候膠帶還是要先貼好,免得走位。
這是剛剛提到的天線。
SIM卡的插槽。
整塊拆下來的正面。
整塊拆下來的背面,還有兩跟天線,一個是接到剛剛的天線,一個是連接到x86機板上面的。
那麼還剩下什麼?
對,滑軌,也是我對SHIFT最不滿意的,除了沒段落定點外(請參考sony ux系列),因為面寬太長,容易產生歪斜,所以拉起來不是太方便,直立的部份,力臂也太短,施力點不明確,所以整體來說,不若手機上類似的機構方便,希望下一版可以改進。
拆下這兩個螺絲,滑軌就脫離了。
其實精度不賴,不過需要加強在機構方面的細部設計。
這個部份超難拉,連透過面板都很難拉,加上不知道到定位沒,使用者會擔心拉壞。
這是剛剛兩個螺絲鎖上去的位置,可以從滑軌上面取下來,但是不好塞回去就是了。
整個拆解大致上就這樣,裝回去沒有太多問題,依照愛迪生分解法的模式一步步小心的裝好就可以。
HTC 的SHIFT社記得相當不錯,軟體方面很多人討論過了我不在多說,硬體部份我認為比asus的R2H系列跟技嘉的U60都要來的更為成熟,可用度更高,但是跟SONY VAIO的UX系列相較,我認為細節並未勝出,除了重量外,在滑動設計上,也都還有可以加強的部份,但整體來說,我給的評價相當高,期待他的下一代產品可以有更高的完成度(不論是軟硬體方面)。
星期日, 3月 23, 2008
HTC Shift
上週五拿到了下面的這一台機器,也就是上市版本的HTC Shift產品,盒子很大,不過那個不是重點,因為裡面其實東西也不多,就是本體、皮套、充電器、耳機等等的,滿一般。皮套本身也只能說普普,跟之前u1000的質感很類似,但是比較軟。
從Dopod改成HTC之後,其實招牌也算滿好看的,現在所以的產品都有一個明顯的商標,這一台也不例外的左下角打上了HTC的標誌。
跟技嘉的U60一樣,搭載了小小小小的觸控版,這塊板子於使用上來說其實也是有用的,但是如果可以改成搖桿類的方式,如SONY的ux系列,對於手持這種稍重的東西來說,會比較有操作穩定的幫助,否則因為機體本身重量大,手在抓著的同時,拇指肌肉其實不是太穩定,對於很多操作來說,容易發生困擾。也可能設計團隊都是大力士,沒這種問題,只有我們這些沒訓練、缺乏運動的白斬雞有這些毛病吧....
鍵盤就是一版筆記型的縮小版,比UX跟u60的都好用,但是對於大量輸入來說,還是雞肋。因為行程過短,加上彈力設計過硬,鍵距過小,很容易按錯跟疲勞,雖然有所進步,不過還有很多改善的空間。
這是背面的機構,這一台比較特別的是除了滑蓋之外,還有翹起來的功能,比較像是筆記型電腦的輸入姿態,對很多人來說,也不需要麻煩的外接鍵盤,找東西把機器立起來。但是一個比較的問題是,所設計的機構在到達定位之後並沒有手感,不論是滑蓋或是翹立,都沒有段落,對使用者來說,並不能知道是不是可以開始將他立起來而擔心用力過猛把他折斷....合起來的同時也沒有段感,不知道現在已經合起來,同時有容易在使用中因為手部的用力,讓滑蓋鬆掉,變成要開步開的冏樣。
這是蓋上的時候側邊的突起固定點,還算不差。我是覺得意思到了,但是還有些細節可以加強。
側邊的進氣口,還算有質感,SHIFT的設計算不差的,我覺得水準上來說相當不錯,有的問題也只是些需要長時間累積下來的經驗問題。
這是觸控筆,另一個匪夷所思的設計,該設計繞外觀保持平順,但是卻讓使用者找不到筆,因為用過pda的人都知道,按一下可以拿出來的筆,像是newton、palm tx,都是設計的很好的機構,不過這台機器卻因為要讓外觀平滑,弄的比必需要轉個角度才能收納,而不是用圓形,加上具有提示效果的孔徑,讓沒看到位置的使用者,摸了半天都很難把筆抽出來,放進去的時候也一樣,不能說很流暢,總是卡卡的感覺。
SIM卡的位置在電池上方,有彈出設計,這一點還不錯,雖然加上凹槽會更好一些,不過我認為已經很棒了。
電池是鋰聚合物電池,比較好訂做體積小的,不過問題也是容量很難做大,加上過去使用鋰聚合物電池的機器幾乎都在一年後電池自動快報銷,跟使用一般鋰電池的相比,壽命短少很多,也許是設計上得取捨吧。
側面就沒有太多可以講的了,開關、USB、SD、12V的電源孔,都是很正常的存在。
整體來說,我認為是設計的相當不錯的產品,對於台灣在這方面的設計有很大的進步,可以朝向更有使用趕得部份改進,我向信在這些產品領域都會持續有讓人驚艷的作品產出。星期五, 3月 21, 2008
Pantone Huey Pro校色器
這個東西還真的滿方便的,簡單來說就是裝硬體、插上去(這是一個HID裝置,所以也不需要驅動程式)、依照程式的說明一步一步的操作。
先條亮度跟對比,接下來把東西黏在螢幕上,讓他自動操作一輪就可以了,如果有多螢幕的話,就把程式的視窗拉過去,會自動開始新的校色動作。
就這樣,沒有別的了。
校過色之後果然是好多了,不過太爛的螢幕怎麼校都不對,應該事先天不足後天失調怎麼弄都不行(也可能是我太笨,顏色學沒有搞清楚)。
總而言之,弄一個來讓螢幕好看一點,應該是有價值的。
星期三, 3月 19, 2008
IO DATA USB DVI 顯示卡,第二彈–拆機
東西不難釵,其實就是上下兩片金屬蓋,兩邊的塑膠版拆開之後,滑開就好。
背面的東西不多,也沒有作遮蔽。
有金屬遮蔽這一面就比較有趣了,主要的晶片是diskplaylink這家公司的產品。
這家公司的產品還真不少,三爽的螢幕也有用他們的解決方案,一對usb dock含視訊輸出的也是這家公司的解決方案,晚點跟大家分享另一種dock類型的產品。
http://www.displaylink.com/shop.html
補上之前拍了沒丟上來的包裝盒照片。